(首圖:炎熱的夏天,帶愛游泳的Iris去玩水!
但不知道妳長大後還有沒有長長的暑假讓把拔和媽咪帶妳出去上山下海到處玩?)
最近看到這個新聞,應該有很多小孩都會想要大聲抗議!
暑假縮水剩三週
以下擷取自新聞部分內文:
『十二年國教今年正式上路,教育部開始研擬推動「中小學第三學期」,
先挑一百所國中小作為實驗點,以「補強性」課程為主,
包括數位、本土、才藝、運動、語文等多元彈性課程,
目的在透過多元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意,也可作補救教學。
教育部這項「十二年國教五年精進計畫」草案,
包括入學制度、就近入學、補救教學、學校特色及提升偏鄉教育品質五個面向,
其中最引發討論的是橫跨補救教學、學校特色及提升偏鄉教育三個面向的「第三學期制」。
預計在明年一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討論。』
每次看到教育部草率推出新的政策,就要有白老鼠去參與(有一百所學校要試辦耶!),
台灣的小孩實在很可憐~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政策說是要補救教學、發展學校特色和提昇偏鄉教育。
ok!立意良好。
但仔細想一想,會發現這些理由根本不足以要求全國學生取消暑假。
1.補救教學應該是要針對學習跟不上的小朋友,進行補強。
有點類似高中、大學,有人考試沒過,必須暑假返校暑修一樣。
依照這個觀念,
那有需要補強的學生返校就好,有需要全校學生都一起返校補強嗎?
補強教學照理來說可能是要複習已經學過的課程,
那不需要補強的學生上課不就超級無聊?
會認真上課嗎?
不是要「因材施教」?怎麼會全校一起來補救教學?
2.發展學校特色。
茶鄉學校要配合編出茶葉知識融入課程、客家村學校要配合多上客語課程、媽祖廟就在學校旁就發展出鄉土課程........
學校特色大致上都是這樣,配合在地的環境、社區、組成人口去設計的。
但想必這又會帶給每間學校的老師們在原本的課程之外又得額外增加不少壓力。
發展學校特色這個目的,平常各校不是都已經融入教學了,何須再多花暑假的時間去發展?
3.提昇偏鄉教育
台灣城鄉教育發展不管是設備還是師資,的確有很大的落差。
偏鄉的學生的確資源比較少。
既然如此,何不把經費和資源直接投入改善偏鄉的教學設備?
或是直接給予偏鄉的教師更高的薪資,吸引師資進駐。
沒有把基本面改善,光靠暑假多上一些課程,只是幫忙看小孩而已,
實質上有提昇偏鄉的教育水準嗎?
就因為上述的原因要全國中小學生暑假回去上課,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再來想想實際面的問題,
1.師資缺乏
全天的課程要安排這麼多種"非學科性"的課程。
請問,學校的師資都能配合嗎?
現在很多學校的暑期營隊,只不過短短一兩星期半天的課程都還需要外聘老師,
那全國推行之後,真的有那麼多師資可以對應嗎?
最後會不會變成只是一堆大哥哥大姊姊陪著小朋友打打球、玩團康遊戲而已呢?
偏鄉一般的教師都難招了,這種才藝課程會不會又請不到老師呢?
不要說偏鄉了,就算在都市,當才藝課程需要外聘老師的時候,
學校的鐘點費比外面的補習班來得低,要面對的學生也比較多,
低鐘點費又可以聘得到什麼樣的師資?
2.氣候
台灣的暑假氣候炎熱難耐,每年六月均溫節節升高,
夏天上課學生昏昏欲睡,悶熱的教室裡轉著永遠只吹得出熱風的頭掛式老電扇,
這是我們好幾年前自己讀書的時候的教室,
現在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一樣悶熱、而且氣溫還變得比我們以前念書時還要更高!
哪個小孩不是回家全身都臭汗味?午睡熱到睡不著的更是比比皆是。
好不容易盼到了七月終於可以放暑假,
現在卻要讓全國學生在七月、八月這最炎熱的酷暑回去教室當蒸包,
教育部的官員哪~
要不要試試看到國中小沒冷氣的教室裡面辦公兩個月呢?
(尤其很多學校頂樓還沒有隔熱工程,晒到下午的高溫真的非常可怕!)
你有看過小朋友光是坐著就不斷冒汗的樣子嗎?
要不要問問看保健室阿姨夏天中暑的學生有多少?
有很多國家會把氣候列入學生要不要上課的考慮條件,請問台灣有替學生著想嗎?
3.課程難以規範
說好要以非學科、不算成績的課程當做第三學期上課內容,
但是,現有的狀況有許多私校暑假就在"偷跑"課程,
提前把下學期的課程在暑假上完,然後衝刺大考!
真的要全國學生回去上全天課時,能保證沒有學校偷跑嗎?
最後在招生壓力競爭之下,
能堅持的學校會有多少?
最後是不是反而變成又增加學生的課業壓力和負擔呢?
4.是托兒還是真學習
學校教育都是大班課程,如果真的要學習才藝,
想想現有的美勞、音樂、還有體育課好了,
學習的效果真的好嗎?
撇開很多課程根本是非本科系的老師在教,
(尤其小學老師根本是要什麼都教)
我們自己捫心自問,小學學了六年,這些才藝課你學到了什麼?
如果說要全面增加更多的才藝課程,效果真的會比較好嗎?
還是最後都是什麼都學一點,什麼都不太會?
到底是真學習?還是只是要老師當保母幫忙看小孩打發時間?
其實有心也願意花時間陪小孩過暑假的家長也不少,
如果強迫大家回到學校,我覺得非常可惜。
平常家長可以陪小孩的時間已經夠少的了!
台灣的小孩上課的時間也已經是世界上前幾名的多了,
何必要在最炎熱的時候規定大家都要返校上課呢?
就算這些課程都是不用考試不列入成績計算的,
那這些非必要的課程是不是應該要尊重學生和家長參加的意願呢?
或許可以像是報名營隊那樣,
有需要的學生自己去報名就好。
而且學校師資一定無法應對,不是每個老師都是全能的,
有適合的師資再開課就好,而不是為了政策而硬開課,找不到適合的老師最後開出來的課程都會變質。
教育小孩攸關一個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我不覺得把學生關在學校更久,可以教出更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所有先進國家的小孩都是更早放學、有更多時間去做比上課更有趣的事情。
應該要多留點時間給小孩去學游泳、去爬山、去騎腳踏車、去博物館逛逛,
去探訪外縣市的親人來個Long Stay,跟阿公阿嬤撒撒嬌,
去圖書館看一下午免費的書,(還可以吹冷氣!)
去植物園寫生、撿地上的落葉做書籤,(我媽以前常帶我們去)
去動物園給動物看看,發現原來動物圖片上看到的可愛動物居然味道是這樣!(原來味道不可愛~)
去海邊玩玩沙子踏點海浪,或許還會吃到幾口海水,然後發現海水是真的好鹹!
去幫爸爸媽媽的忙,看是要端麵、做家事、幫忙照顧弟弟妹妹或是一起照顧農田和果園......
當然,還有些幸福的孩子可以跟著爸媽去看看課本上教過的世界景點!等開學上課還可以跟大家分享心得~
誰說暑假很無聊?
明明暑假都很忙的說~
書本以外的世界才是最好的老師!
學校以外的世界才是最好的教室!
請不要搶走孩子的快樂暑假!
留言列表